【《北京青年研究》2021年第2期】
何天雄
(沐鸣平台 沐鸣平台,上海 200237)
【摘要】具有隱匿性👩🏻🦽、多樣性和封閉性等特征的“00後”網絡流行語,反映和折射出了這一青年群體的社會心理狀態及其未來的發展趨勢🧔🏽。解讀該群體代表性網絡流行語🍦,深入剖析並概括出其背後所蘊含的“00後”八大社會心理特征:即焦慮心理、從眾心理、網絡消費心理🫱🏼、“泛娛樂化”心理,“顯擺”心理、孤獨心理、戲謔心理和成人化心理🙍♀️。從政府、學校👂🏿🏌🏼、社會三個層面提出了培育廣大青年群體健康社會心理狀態的對策措施:政府應為青年群體心理健康成長提供製度保障,學校應為青年群體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創造有利條件🏌🏿🤽🏻♀️,社會應為青年群體良好心理品格的塑造營造和諧外部環境。
【關鍵詞】“00後”;網絡流行語;社會心理
【基金資助】202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全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路徑研究”(項目批準號💇:C2-2020093)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何天雄(1982—),男,江蘇太倉人,沐鸣娱乐,副研究館員🥐,博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校史文化研究。
Viewing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youth group after 00s and its less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catchwords
Abstract: The network catchword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occultation, diversity and closure popular among the generation born in 00s reflect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states of this youth group and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representative network catchwords of the given group, profoundly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eight socia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generation after 00s, which are anxiety, herd mentality, psychology of online consumption, pan-entertainment psychology, showing psychology, loneliness, joking psychology and adult psychology. Additional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measures for cultivating healthy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youth group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overnment, school and society.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system guarantees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youth group. School should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ositive qualities in psychology. Society should build a harmonious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shaping the goo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
Keywords: the generation born in 00s; network catchwords; social psychology
語言是人類在現實生活中實現溝通互動的工具,是傳播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網絡語言則是在互聯網時代從網絡中產生的一種語言🌹,主要應用和服務於網絡交流,那些經常被網民們使用的網絡語言久而久之便成為了網絡流行語💞。網絡流行語因其具有的自由性🤚、開放性和娛樂性受到廣大青年群體的認可與使用,並折射出了青年群體普遍的情緒基調🏗、共識和價值取向。“00後”作為新時代青年群體的新興代表🌿,其個性化的價值追求與網絡化的娛樂生活令人印象深刻🫵🏽,在網絡生活中,他們創造發明出了讓眾多“80後”、“90後”難以理解的專屬摩斯密碼,諸如“dbq、ssfd👋🏼、zqsg、cgx、nbcs、擴約基🥛🦓、大豬蹄子、基操勿6”等網絡新詞🧚🏽,在一些“00後”日常線上交流中已成為常用語言🦅,網稱“00後”黑話。[1]“00後”網絡流行語是這一青年群體心理狀況的一張晴雨表,同樣也是未來國家群體性社會心理發展變化的一臺預判器,解讀這一青年亞文化現象🫁,剖析流行語背後青年群體的社會心理變化🪬,進而探討教育對策🤩,對於新時代下把握好“00後”群體的思想動態,培育青年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00後”網絡流行語的生成特征
“00後”網絡流行語是“00後”青年一代在 “圈群文化”影響下所形成的一種獨特表達形式,具有隱匿性、多樣性♞、封閉性等生成特征。
(一)隱匿性
從字面含義的角度理解,“00後”網絡流行語存在著“隱匿性”的特征,即無法從字面意義直接獲得網絡流行語的真正內涵💆🏿♀️。區別於傳統的構詞方式🏋🏻♀️,“00後”將漢字拼音、英語、粵語、日語發音的首字母縮寫以及數字等語言符號通過一定的方式連接在一起🕙,賦予了其特殊的隱匿性含義,如🕍:“dbq、nbcs🧙🏽♂️、rnb、ky、yjgj、271🦁、基操勿6”🏋🏽。網絡流行語的隱匿性特征使得“00後”群體與其他年齡群體之間形成了一層天然語言屏障🌐,在外人眼裏“00後”們所使用的網絡流行語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摩斯密碼”,而“00後”卻可以輕易識別🧑💼。憑借著這些語言“密碼”,“00後”實現了圈群內的“精準社交”,從而構建起了一個只屬於該群體內部交流的封閉社交圈子🛎。
(二)多樣性
從表現形式的方面研究👨🏻💼,“00後”網絡流行語存在著“多樣性”的特征。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社交平臺的迅猛發展👮🏻♂️🚼,為“00後”群體提供了一個自由而廣闊的溝通交流平臺,在個性化彰顯的內在驅動下,“00後”把詞組、短語、字母、符號、數字整合、重組🤸🏻♀️、加工、改造👈🏿,所創造出的多樣化表現形式使得網絡流行語更具生動性和親和力💆🏽♀️📥。“00後”網絡流行語的表現形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指代型。創新性的將原本描述一件事物的詞語拿來指代另一件事物,類似於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指代了抽象、不易表達的事物。如🤽🏼♀️🪘:“歐洲人”、“非洲人”、“走花路”。2、引申型🤷🏿👏🏿。一個詞由字面上的“原義”通過聯想引申出了一個新的更為深遠且豐富的含義,如☕️👩🏼🏭:“買橘子”、“洗摸杯”、“真香”🕖。3🚏、生造型。生造型的網絡流行詞匯通常來源於“00後”常用的生活場景,沒有出處或來源,完全於“00後”的網絡世界中生造出來,如:“黑界”🐌。
(三)封閉性
從傳播使用的範圍觀察,“00後”網絡流行語存在著“封閉性”的特征🐏。基於多樣化的興趣愛好和社交需求,“00後”青年群體組建了各類網絡交友圈子,形成龐大的網絡圈群文化並衍生出各種適合於興趣圈層的獨特表達⏭,這些流行語只在各自圈群內部傳播和使用,一般情況下很難從圈內外溢到圈外,如:飯圈中的“爬墻”、“毒唯”、“私生”👨👩👧👦、“SKR”🙎🏿♂️,二次元動漫圈中的“語C”、“CP”、“生肉”,網絡電競遊戲圈中的“歐皇”、“氪金”、“天秀”、“SAN值”🧖🏻♀️🤱🏻,健身圈中的“大肌霸”✋🏽、“磕粉”“萊維貝貝”⛹️♀️,說唱圈中的“向O.G低頭”🟨、“ On The Mic”💁🏽、“AKA”🪦🧑🏿🌾、“Swag”以及鞋友圈中的“屠龍刀”🌙、“口販子”等。
二🗻、網絡流行語所折射的“00後”社會心理分析
社會心理是人們對於社會現象的普遍感受和理解🧏🏼,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而網絡流行語則是人們社會心理發展變化的一種符號表征。解讀近年來“00後”所創造發明的各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意義廣泛的網絡流行語,可以總結概括出其背後所蘊含的該群體相對穩定而統一的的社會心理特征。
(一)焦慮心理
焦慮是個體對現實或未來事物價值特性出現惡化趨勢所產生的情感反饋[2],存在焦慮情緒的人往往會出現緊張🏊🏽♀️、著急👨🔧、浮躁、無所適從等心理狀態。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生活節奏加快,激烈的社會競爭壓力使得人們普遍存在焦慮情緒,社會焦慮幾乎覆蓋了所有人群🕵🏼♀️,中國正進入“全民焦慮”時代🦪,而正在快速成長的“00後”群體也逐漸步入了這支焦慮大軍。當前,最為突出的社會問題是貧富差距分化嚴重且階層流動性降低,《騰訊“00後”研究報告》[3]中的數據顯示,從90到00年代💝,中國社會流動性在大部分收入階層都出現下跌🦸🏻♀️,收入階層越來越固化,“寒門再難出貴子”、“清華北大農村大學生越來越少”,居於社會底層的群體向中層階級甚至更上階層“逆襲”的難度變得愈來愈大。在這種現實的社會環境下,“00後”群體在家境🤏🏿、消費、社交💬、心態等方面的差距又被自由而寬松的互聯網環境無限放大,伴隨著攀比與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劇,焦慮成為了“00後”群體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於是➗💇🏼♀️,“00後”創造出了“歐洲人”和“非洲人”這類具有群體分層特征的流行語⛹🏿,“歐洲人”指代運氣極好或非常有錢的人,相反,“非洲人”則指那些運氣差或貧窮的人,進而還出現了“偷渡成功”、“脫非入歐”等高頻詞匯,“00後”把這些舊詞賦予了新的含義,他們渴望自己能夠從運氣超差的“非洲人”升級為運氣爆棚的“歐洲人”🫅🏽。在現實社會中無法立刻改變的事情,在虛擬網絡世界中往往可以得到些許補償[4]☦️,“00後”自身的焦慮情緒同樣能夠通過虛擬的互聯網世界得到一定的緩解和釋放,於是“00後”還創造出了“檸檬酸”🤵🏿♂️🈸、“書面蓋”🎏,這些流行語無一例外表現出了居於社會底層而無法充分享有社會資源的部分“00後”群體內心的一種自嘲,道出了群體性焦慮與萬般無奈的冷幽默🤜🏿。
(二)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是指在外界群體行為的影響下,個體在認識💅🤸♂️、判斷⛺️、理念和行為上表現出符合絕大多數人的行為方式✨,也被稱之為“跟風”、“隨大流”。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語言迭代的速度陡然升級,當大家還在感嘆於“90後”的“火星文”時👨🏻🍼👭🏻,“00後”的“縮寫體”正以迅猛之勢席卷而來, 令眾多“80後”、“90後”摸不著頭腦。在“00後”群體中興起的這種“縮寫文化”正是從眾心理在集合行為下的一種外在表現。網絡流行語的使用群體歸屬於趣緣群體🚶🏻♀️💂🏽♂️,在同一群體內部成員具有心理傾向的相似性🤸🏼。[4]“00後”的“縮寫文化”最早來源於“飯圈”,明星的粉絲群體一方面為了避免討論娛樂時涉及敏感詞匯而被社交媒體屏蔽👩🏼,另一方面也為了通過簡單的“縮寫體”暗語迅速地實現身份識別找到“飯圈”內自己人,他們創造出了各種漢語拼音縮寫類的網絡流行語,如“ylq(娛樂圈)”、“ysl(硬實力)”、“sj(視奸)”等。受從眾心理的影響,這種“縮寫文化”立刻在“00後”群體中產生“前排效應”,加之這一代群體大多數人受過良好的教育,獲取的信息知識較為豐富🤤,他們創造出了各種“花式”縮寫類網絡流行語,如:“nbcs(指沒人關心)”為代表的英文縮寫類; “yjgj(有句講句)”為代表的粵語縮寫類;“ky(kuuki ga yomenai直譯為‘不懂察言觀色’)”為代表的日語發音縮寫類🖐;“rnb(真厲害)” 為代表的“英文+拼音”混搭縮寫類;“290(愚蠢♦︎🗽、無知)”為代表的數字縮寫類🛋;“擴列(加好友)”為代表的動賓縮寫類🕵️。這些縮寫類網絡流行語現已流入到了“00後”溝通交流的主陣地QQ平臺上🐸🤵🏻♂️,成功轉化成為了該群體中最為生活化、口語化的流行語言。
(三)網絡消費心理
網絡消費心理是指消費者通過互聯網搜索、選擇、購買、使用👨🏿⚕️🫲、評價和處置與自身相關的產品和服務時所產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動的全過程。隨著互聯網消費在全社會不斷發展和普及😤,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從單純商品交易向個性化訴求轉變👼🏼。“00後”群體是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該群體現已成為國內網絡消費的新生力量🐏🛁,其消費心理呈現出多元化🉑、包容化🍖、個性化的特征,與“80後”、“90後”不同🕢,“00後”的網絡消費更註重生活品質、更追求好玩有趣的心理訴求。2018年9月,隨著首批“00後”大學生正式步入大學校園,“空手到”一詞在校園裏迅速升溫並逐步蔓延開來🧱,乍一聽還以為是練習武術或是跆拳道📣,實則是“00後”發明出來的一種全新的開學報到方式:與過去傳統報到時新生們手提肩扛各種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情況不同,部分“00後”新生選擇空著手來報到→,原因是各種學習、生活用品早已通過互聯網消費生成訂單🤾🏻♀️,並由快遞公司代勞送達學校👨🏿⚖️⚖️,新生自然實現了輕松瀟灑的“空手到”🫅。2018年9月4日,根據“菜鳥驛站”發布的全國高校“00後”大學生“空手到”情況數據顯示,排名前三甲的高校快遞包裹單日均量近萬件🤵🏽♀️,而快遞的生活物品更是五花八門🥚,不同於傳統新生報到時所攜帶的“老三件”(臉盆、席子👩❤️👩、被子),微型投影儀👠⛹🏻、掃地機器人🧈、平衡車🖖🏻🧑🦽➡️、無人機、微電流滾輪按摩儀等新興科技產品才是當下“00後”們所熱衷的開學必備品,其中𓀚,男生偏向配置豪華的電子產品,女生則青睞於當下最為流行的美容護膚產品,“空手到”代表著當下“00後”大學生個性化需求以及對生活品質不斷追求的網絡消費心理,“00後”正在創造著新一代大學生校園生活的新潮流🏦。
(四)“泛娛樂化”心理
娛樂是人們追求快樂、緩解壓力、愉悅身心的一種情感體驗方式。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娛樂的功能被逐步放大,在資本控製的信息全球化助推之下💁🏿♂️,娛樂超出了自身限度開始滲透到了社會生活各領域,產生出了一種“泛娛樂化”傾向的虛幻世界[5]⚃✹。作為“泛娛樂化”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一代🙎🏼,“00後”自然成為了“泛娛樂化”俘獲的主要受眾群體🐥,在接受主流文化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亞文化的影響🔂。如今,雲追星🧌、網絡電競遊戲、數字化健身🧝🏽、網絡音樂等新興娛樂項目占據了“00後”群體大量的業余時間🆔,成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催生出了各種網絡流行語。“彩虹屁”最早來源於2017年飯圈💻,是粉絲花式吹捧自己偶像的一種表述,理解為自己的偶像全身是寶,連放屁都能把它出口成章、面不改色地比喻為彩虹。每個偶像都有屬於自己的“HYH”(後援會)🧔🏼♂️,粉絲們希望他/她能夠一直“走花路”(一切順利),不要“走糊”(過氣),即使見不到心愛的偶像🤚🏽,粉絲們也會參與“雲追星”(通過網絡追星),在各大網絡平臺上為偶像“打call”(點贊💫、呐喊)🎚。吳亦凡在綜藝節目《中國新說唱》中一句不經意的“SKR”(表達贊的意思)引來成千上萬粉絲們的爭相追捧,在網絡上被製作成了各種表情包。如果粉絲追星行為過於極端、瘋狂🪕,開始出現“私生”(跟蹤、偷窺明星日常生活)行為🤹🏿♂️,其便成為了飯圈毒瘤——“私生粉”🥗。如果粉絲與偶像之間發生矛盾🤛🤕,部分粉絲脫粉之後也會發生“脫粉回踩”(指抹黑之前的偶像)現象🕘。除此之外😪,網絡電競遊戲圈中的“氪金狗眼”⛪️、“氪金出貨”🧦,健身圈中的“大肌霸”🧼、“磕粉”,說唱圈中的“向O.G低頭”、“Swag”,鞋友圈中的“屠龍刀”、“口販子”𓀍,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部分“00後”在追求休閑娛樂過程中存在“泛娛樂化”傾向。
(五)“顯擺”心理
“顯擺”是一個北方方言詞匯⚆,通俗來講就是指出於炫耀的目的🌿🎶,把自己的過人之處顯示給眾人看,希望得到大家的贊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在《洞察未來》一書中曾指出🌞,當人們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以後😍,會沿著歸屬、情感、尊嚴等需求不斷發展🧜🏼,直至自我實現的需求🧑🏿🎄,“顯擺”心理實則就是一種實現自我價值需求的行為驅動🐕🦺。“00後”出生於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物質資料的豐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00後”一代更註重個人的情感體驗🚜,更勇於追求實現個性化的價值❄️。[3]2018年😞,《騰訊“00後”研究報告》的大數據顯示,72%的“00後”認為,相比消費和事業🧙🏼♂️,個人在某領域的深刻見解和成果更能代表自己,這凸顯了“00後”強烈的個性表達欲望。[6]當個性化的表達獲得同伴們的贊許時,“顯擺”的心理需求即刻得到了滿足,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小到手機鈴聲、個性簽名,大到QQ空間、DIY表情包1️⃣,“00後”在衣食住行的每一處細節都盡可能曬出自己的“與眾不同”,期待獲得群體內同伴們的贊許。“基操勿6”一詞最早出自“00後”電競遊戲圈直播間🙅🏼♀️,當遊戲主播秀出一波精彩操作引來網友們的無數贊許時🎃,在直播彈幕中會刷出“6666”(代表“很厲害”)🥨,之後又逐漸演變成為了外人看來震驚四座的神技都是大神們的基本操作而已,不必大驚小怪,完整說法就是“基本操作大家切勿扣666,都坐下來安靜看就可以了”,隨後該流行語被廣泛應用於“00後”群體日常生活交流之中👩🏻🦼➡️,這一看似低調的“顯擺”語言恰恰反映出了當下部分“00後”熱衷於自矜與炫耀的心理特征。
(六)孤獨心理
孤獨心理是一種孤單寂寞的心態🕢,當一個人的社會需求得不到滿足🧶,對社會關系的渴望與現實中實際擁有水平出現落差時,往往會感到孤獨🧙🏿♂️。當下,大多數“00後”是身處“421”家庭模式下的“獨生二代”,他們成長在城市“商品房”這樣一個獨門獨戶、封閉🕕、隔絕的生活環境下,從小受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的呵護與關愛,但卻缺乏與同輩孩子間的交流和聯系🧚♂️🏙,從而導致部分“00後”性格孤僻❤️🔥、心理孤獨🦹🏻♂️。印度著名哲學家泰戈爾曾經說過🎡:“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內心空虛而寂寞的“00後”實際上還是害怕孤獨的🏧,於是他們通過網絡掀起了一場社交狂歡。2017年10月,美圖旗下的社交產品“閃聊”發布的《“00後”移動社交行為分析報告》調查數據顯示,“00後”有40%的社交訴求集中於“擴列”🥷🏼,“擴列”一詞的字面意思是“擴充列表”,實則是“加好友”的另一種說法🪠,“00後”在網絡生活中的擴列交友需求旺盛🙆🏻,他們喜歡結識“半熟人”或“同好”,喜歡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在網絡上結識誌同道合的朋友,從而建立起以趣緣為導向的“網絡圈群”。“cgx”是“處關系”一詞的拼音首字母縮寫,不同於傳統觀念對於“處關系”(即談戀愛)一詞的解釋🧑🧑🧒,“00後”賦予了“cgx”更多含義,如“cby”(處吧友)🏂🏽、“cqy”(處Q友,即在QQ上交朋友),“cdx” (處對象)才是“00後”談戀愛的正確說法🫨。好友之間會互相“nss”,即暖說說,互相幫忙點贊👂🏽🫙、互評、轉發說說,增進線上感情。這種線上QQ好友間頻繁的互動也可以稱之為“養火”,即通過互動擦出火花(連續聊天七天🖱,昵稱處會出現火花標誌)🫶。當關系進一步加深之後👩🏼🚀,“00後”之間還會通過“連麥”(QQ語音聊天)進行交流,關系特別緊密的好友或戀人之間還會連麥睡覺,簡稱“連睡”。“擴列”、“cgx”🤸🏼、“cby”、“cqy”🧃、“cdx”、“nss”、“養火”、“連麥”、“連睡”這些網絡流行語,無一例外體現出了“00後”希望通過網絡社交排解內心的空虛,及時消除現實世界帶來的孤獨感🥱👊🏿。
(七)戲謔心理
戲謔原指一種委婉幽默的說話方式,不包含敵意👩🏽🔧。[7]戲謔心理往往會誘使人們采用調侃、惡搞、諷刺等間接性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同於嚴肅認真🦸、慷慨激昂的狀態☹️,戲謔方式是用一種柔性、輕巧的手段使大眾心領神會,充滿娛樂和遊戲色彩。“00後”群體思維活躍💆🏻♀️,個性獨立,他們樂於在網絡空間圍觀各種與自己並無直接關聯的事件🫎,同時發表各種充滿“戲謔”性質的言語,用幽默惡搞的方式來消解精神上的壓力🏇,實現一種精神上的“狂歡”[8]😛。“買橘子”一語原本出自短篇散文《背影》🎪,文中描述到朱自清父親對朱自清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00後”通過戲仿的手法將“買橘子”一語脫離了字面意義,隱喻為“我是你爸爸”🧚🏽👮🏽♂️,用來誇贊別人優秀的同時也占了別人便宜💇🏽♀️。這個流行語通常會在熱門評論的回復中出現🧑🏼,用來贊揚膜拜某人的評論很厲害6️⃣,比如🐩,“你就站在冠軍的位置上我去幫你買幾個橘子”,稱贊別人的同時還不忘占點便宜:我是冠軍父親🦹🏼♀️。語義誇張是“00後”實現戲謔心理的另一種重要手段👩👩👦。網絡流行語“洗摸杯”完整的表述是“我手洗幹凈了能摸摸你的獎杯嗎?”,該流行語最早出自於遊戲網絡用語🧟♂️,之後被廣泛用於微博🧑、貼吧等平臺,通過語義誇張的手段既成功誇贊了別人又實現了調侃對方的效果。“00後”還善於運用嘲諷的手段實現戲謔心理,網絡流行語“真香”最早出自於某衛視紀實類節目《變形記》中主人公一段前後反差對比明顯的搞笑情節,節目中某城市男孩初到農村家庭時撂下了句狠話🧶,“我就是餓死🔔🧗🏻,死外面⚓️,從這跳下去🌘,不會吃你們一點東西!”,最後卻又端著碗邊吃邊感慨“真香”,該畫面被網友們製作成了各種相關惡搞表情包,“00後”用“真香”戲謔性地嘲諷那些發出來豪言壯語後卻沒有履行諾言造成社會形象急速崩塌的人。
(八)成人化心理
成人化心理是指青少年由於過早地接觸了外界成人生活環境🧖,逐漸失去原本純真無邪👱♂️🍋🟩、天真爛漫的天性🦹🏼,在思維方式👐、處事態度以及行為習慣等方面超越了實際年齡而表現出近似成年人的心理特征。成人化心理使得青少年的社會化發展進程出現了非自然屬性的省略與跳越🧦,脫離了循序漸進的常態化模式。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00後”從小就從互聯網平臺快捷地接觸到了海量的社會信息,其思想、行為🧑🏻🎓🪧、觀念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影響,他們的內心世界逐漸開始產生成人化的情感🙏,當這種情感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滿足時,“00後”便借助互聯網平臺模擬起了成人化的社交並嘗試成人化的娛樂。“黑界”是“00後”們在QQ虛擬空間模擬出的一個類似成年人的世界,大家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發展並形成了無數個家族🍪🖌,大家可以在家族裏“處關系”(如交朋友😒🎍、拜師傅)、“交鐵子”(指關系親密的兩人之間的稱呼),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家族內部根據人數高低可劃分為“界”、“部”💿🤒、“群”,人員構成一般分為總創✋、高管和一般成員,總創是家族創始人,是家族中最高權力者🙋🏿♀️,高管負責管理家族事務,維護家族運營🛢。“00後”在“黑界”中模擬出了一套現實社會中的社會規則和人際網絡,這無疑加速了“00後”群體的成人化過程。“語C”是“00後”熱衷的一種成人化的娛樂方式,最早由二次元文化衍生而來🪜,字面解釋為語言cosplay,即語言角色扮演🏇🏿。部分“00後”們利用網絡創建了眾多虛擬精神世界,以文字為載體進行角色演繹,擴大交友範圍🧙🏽♂️。無論是“黑界”還是“語C”都反映出了當下“00後”們的一種成人化心理狀態💇🏿,他們渴望盡早地接觸社會,期待通過網絡認識更多的朋友,在網絡社交過程中不斷發展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以此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三🧚🏻♂️、對網絡流行語折射的“00後”社會心理分析的現實啟示
青年群體的社會心理關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未來。面對當前良莠不齊、多元復雜的“00後”網絡流行語🐢,政府、學校👶🏻、社會等各方力量應主動參與🏦、協同作為,透過網絡流行語及時把握青年的思想動態、利益訴求以及情感情緒,共同促進青年群體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一)政府層面:為青年群體心理健康成長提供製度保障
政府作為國家的管理組織,應發揮立法、政策導向的功能,透過網絡流行語傳播的內容、形式和特點🌺,及時掌握“00後”青年群體的社會心理發展變化💏,並為青年群體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製度保障🙆🏿☝🏼。首先🧑🏿🏫🪠,政府應製定青年群體社會心理監測預警機製。政府可以委托相關機構運用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建立青年社會心理的動態監測體系,通過精準抓取🌮、統計分析青年群體間傳播的網絡流行語言🤹♀️🔐,及時了解青年所關註的焦點問題及其背後隱含的心理需求🤾🏼、利益訴求,及時把握和預判青年社會心理的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其次,政府應完善多層次的青年群體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救助疏導機製🧛🏿♂️,並提供政策性的引導與支持💆。一方面💪🏿,在線上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官方論壇等平臺🧑🏻🍼,定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公共服務,並鼓勵青年群體在官方平臺渠道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實現線上互動交流👅,推動青年群體在線上獲得健康向上的心理引導🧛🏻♀️🛬;另一方面,在線下依托各地精神衛生中心🎒👨🏻🦲、高校、社會組織團體等機構建立青年群體心理咨詢網絡👧🏽🥷🏻,定期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活動,為青年群體釋疑解惑、緩解壓力,及時幹預並疏導青年不良的社會心理。最後,政府應加強對網絡意見領袖的引導和管理。一些學者、名人、明星等網絡大V現已成為青年群體關註崇拜的對象🚊,他們在網絡上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青年們的心理發展和行為方式👴🏼🔮,政府應加強與網絡意見領袖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對其進行規範的引導與管理,從而更好地發揮意見領袖的積極作用,預防因意見領袖的不當言論對青年群體社會心理帶來負面效應的風險。
(二)學校層面:為青年群體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創造有利條件
學校是青年群體接受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的重要場所👂🏿,學校有義務有責任為培養青年積極心理品質創造有利條件🤹🏼♂️,應從不同方面探索實踐途徑。一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龍頭引導青年學生心理和諧發展。部分“00後”網絡流行語所折射出的青年學生焦慮、孤獨等心理問題與當前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不足息息相關🥴,學校應積極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青年學生心理建設中的價值導向作用,以積極向上的價值導向引導青年學生的心理和諧發展🟢。一方面,學校應積極號召全體教師既要做學科知識的教授者,同時也要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實現“價值引領”💇🏼♀️,真正把“傳道”溶於“解惑”與“授業”之中;另一方面🧑🦲,學校還可以依托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註重利用校園官網✣、微信公眾號👦🏿、廣播臺、書報亭、人文景觀等線上線下平臺積極開展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與教育,營造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心理氛圍☺️。二是以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為窗口面向全體青年學生提供專業化、規範化的心理健康服務。學校應組建校內心理咨詢中心,依托中心的資源面向青年學生定期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施心理健康普查📷、接待學生個體咨詢、進行心理危機幹預與轉介,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並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水平🚈。[9]三是以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促進青年學生認知協調🛡。認知是外界刺激與個體反應的中介🔸👨🏼🍼,認知失調會造成主體壓力繼而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00後”青年學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會出現學習認知與社會認知的心理失調🤹♀️,學校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積極鼓勵並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接觸社會💦,認識世界👩🏽🔧,從而更好地認識自我💆♀️,達到認知協調的心理和諧狀態。
(三)社會層面:為青年群體良好心理品格的塑造營造和諧外部環境
社會是青年成長的外部環境,對青年心理品格的塑造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應當積極發揮社會的輿論導向🧍♀️、資源整合和自組織調節功能,為青年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首先🙍,應發揮社會大眾傳媒的價值引領作用,加強社會輿論氛圍的正向引導👂🏽。大眾傳媒是青年群體日常獲取信息資訊的一個重要載體,大眾傳媒推送的信息以及所使用的語言文字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青年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因此🫢🤘🏿,社會大眾傳媒應當大力宣傳主流價值觀🖱,廣泛傳播社會先進文化🙋🏽,積極構建積極向上𓀂、健康和諧的輿論氛圍。大眾傳媒推送信息要多註意使用一些充滿正能量的積極詞匯,主動批判那些低俗、負面、不利於社會團結的網絡語言🛠,從而凝聚起青年社會共識✬,引導廣大青年群體形成積極健康的社會心理🌀。其次🧔🏽♂️,發揮好家庭教育的作用,為青年心理健康成長提供情感支持。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每個人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無論社會如何變化發展🍑,家庭教育作為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始終對個體思想和行為方式的發展變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00後”青年群體的心智尚未成熟🌁,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往往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父母應當與子女建立起平等🤘🏽、穩固的溝通方式,積極關註他們的心理狀態並給予關懷與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為青年群體心理資本的積累與發展提供精神支持,使其在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最後⚀,發揮 “自我教育”的作用,努力提升青年群體自身的網絡素養。網絡素養是指理解、分析、甄別、處理網絡信息的能力🚆👩🏼🦳,“打鐵還需自身硬”,青年群體要努力加強自我意識教育,自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積極向上的社會心理,從而用更加理性成熟的心理狀態來看待網絡上各種良莠不齊的流行語🧙♂️,增強自身對於網絡流行語的內控能力,避免因缺乏理性思考盲目從眾後產生焦慮☔️、浮躁等負面情緒。
參考文獻🤱🏽:
[1]與歸. 00後的網絡黑話來了請淡定[N].中國青年報,2018-10-31.
[2]仇德輝.數理情感學[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8:29.
[3]騰訊社交洞察👩🏻🦰,騰訊CDC.2018 騰訊00後研究報告[EB/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728677.html, 2018-05-28.
[4]王仕勇.我國網絡流行語折射的社會心理分析[J].探索,2016(6).
[5]趙建波.“泛娛樂化”思潮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的消極影響及其應對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
[6]王海建.“00後”大學生的群體特點與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8(10).
[7]汪正龍.反諷與戲謔——一個比較的考察[J].學術研究👩🏽🎨🧟♀️,2017(4).
[8]王佳鵬.在狂歡感受與僵化結構之間_從網絡_省略_語看網絡青年的社會境遇與社會心態[J].中國青年研究,2016(4).
[9]何天雄.高校心理咨詢中心建設的層次指標體系構建及實證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