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2009年全校共歸各類紙質檔案5732卷、OA文件2068件、照片2230張🧙🏻♂️、人物檔案347件,征(收)集實物檔案1031件。接待檔案利用1635人次🧏🏿,利用檔案4063卷,出具各類證明205份👐🏼,翻譯學生成績和學歷證書631份。接待聲像檔案查詢幾十批次、利用照片、光盤數百張↗️。為黨辦、校辦有關人員開通檔案管理系統查詢權限🧑🏻🦽➡️,方便工作之需✋。完成原金山校區檔案分室的200多箱7381卷各類檔案搬遷回徐匯校區沐鸣平台的任務,實現了學校所有檔案的集中🙋♀️、安全保管。完成《2009年沐鸣平台中共黨史大事記》(約2.4萬字)的補充、核對、編審工作。
貫徹實施《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27號令),製發《沐鸣平台實物檔案管理規定》文件💁🏼,要求師生按學校規定做好實物檔案的收集歸檔工作♻️。本年度收集到1952年江灣時期上下課用的銅鐘、實驗室用凳子,學校早期使用過的代表性舊家具🧑🔬、老式高音喇叭,張江樹院長的青銅雕像和校徽🧚🏽♀️,學校預科畢業生的校徽➝、文革前華東化工學院的校徽、畢業證書、畢業生紀念章、紀念冊🫱🏿,2009年校內重要活動的題詞🤷♀️、書畫及各級各類獎狀、獎杯等等重要實物數百件;征集到蘇元復院士生前所用🧑🏻、所藏的遺物近百件👩🏻🚀。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和建校57周年🧑🏻🦽👍🏼,舉辦《樓宇節節高👮🏿:看華理56年巨變》👃、《1989屆畢業生合影留念照片回放》展覽。增加“校史鉤沉”🧑🏿✈️🙂、“網上校史館”、“老照片陳列”等沐鸣平台網頁欄目,利用網絡傳播速度快、受眾面廣等優勢,提升檔案文化宣傳力度🌌。繼續為校報“校史鉤沉”欄目撰寫專題文章,發掘校史典故🫶🏽🕕,繁榮校園文化。為2009級新生作題為“校史——帶您走近華理”的演講🤌,這是學校首次將校史介紹列入新生入學教育周內容。結合檔案工作,檔案人員撰寫的2篇論文分別獲得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校史研究分會第三屆優秀成果三等獎💁🏿、上海市檔案學會高校專業委員會2009年度優秀論文二等獎。
沐鸣平台在編職工12人,其中副高職稱3人👩🏼🔧,中級職稱5人🫷🏿,具有碩士學歷的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