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反右運動之後🤶🏻,高教系統的大字報一直備受毛澤東的關註,其中最著名的就屬那張“文革”初期掀起狂瀾的北京大學的大字報✍️。其實,我校早在1958年就有一張曾引起毛澤東註意的大字報。只是它不像前者那樣影響深遠,故鮮為後人所知🐋。
1958年2月25日下午,我校為貫徹中央開展的“雙反”(反浪費🏙,反保守)運動部署,緊急召開了全校師生動員大會〰️,黨委書記余仁號召全校師生員工以實際行動投入到這場運動中去。會後數天內,師生積極響應,共貼出各類大字報達21萬多張。在眾多大字報中🥩,有一張題為“華東化工學院的自由王國——3舍203室”的大字報格外引人註目。
這張大字報是由我校兩名學生撰寫的🧑🦳,對個別寢室存在“自由王國”現象進行了揭發🧑🏼💻。如該宿舍每晚燈火通明👳♂️、煙霧彌漫,學生口哼舊曲、著迷撲克牌甚至喝酒等。他們學習不用功,上課總是坐在最後一排,偷看小說🤽🏼♀️,對政治課及政治運動則千方百計的逃避……😆。這份大字報一出,立即引起了全院師生的強烈反響,大家紛紛對這種現象進行批判。3月6日,整期院刊對此事件進行了深度報道和討論。如此聲勢浩大的舉動自然引起了中宣部的關註。
1958年3月13日🥸🤵♂️,中宣部編印的旨在向中央領導反映情況的內部刊物《宣教動態》上就綜合各方的消息,以《(上海)華東化工學院兩個右派分子的大字報》為題,報道了這一事件🦹🏻♀️。一向高度重視高教師生思想動態的毛澤東很快就留意到了此消息🤪。
3月22日,看完報道後的毛澤東,親筆寫下了批語🙋🏽♂️:“可以一閱🕵🏿♀️。有資產階級的自由,就沒有無產階級的自由;有無產階級的自由,就沒有資產階級的自由。一個滅掉另一個,只能如此,不能妥協。更多地更徹底地滅掉了資產階級的自由❤️🔥,無產階級的自由就會大為擴張。這種情況🧑🏿🚒,在資產階級看來🤽🏻,就叫做這個國家沒有自由。實際是興無滅資,無產階級的自由興起來了,資產階級的自由就被滅掉了。”他從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高度對這一事件進行審視,從中概括了無產階級自由與資產階級自由間的一般關系,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如何處理自由的問題提供了一條基本經驗。隨後,毛澤東指示將此批語及報道一同作為會議文件在成都會議上印發。
由於成都會議的主題是解決中央經濟工作中出現的“反冒進”,所以這份大字報及毛澤東的批語未能在會上引起熱議。但對社會主義要始終堅持“興無滅資”的必要性,毛澤東更加堅信不疑,並成為後來他發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基礎。
現這條批語已被收入《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冊),其標題為《對(上海)華東化工學院一張大字報的批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