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我校創立,當時校址在政法路195號的原同濟大學理學院舊址上,占地不到70畝🈺,屬江灣區(1949~1960年🏫,上海市區行政區域劃分為20個中心區和10個郊區。郊區有江灣區🪖、龍華區等)。1953年5月💃🏻,經批準學校決定在上海西郊梅隴鎮東側辟新校區,初次征地近600畝,置門牌於梅隴路130號。此時的梅隴鄉歸龍華區所轄,我校當屬此區〽️。1956年3月,上海10個郊區中的新涇區、龍華區、真如區合並為西郊區,故而我校隨之改歸西郊區⚒。1958年8月,西郊區撤銷,又上海縣從江蘇省劃屬上海市,原西郊區大部分地區並入,我校區域遂開始歸入上海縣。之後一直延續至改革開放後的1984年3月,上海縣的龍華、漕河涇兩鎮和長橋⛴、田林等地區劃入徐匯區。 翌年,徐匯區長橋街道成立🧚🏽,我校劃屬長橋街道。1992年12月,上海縣建製撤銷,與原閔行區合並設立新的閔行區👨🏽🏫,並將靠澱浦河以北👩👧👦、虹梅南路以東的一隅劃入徐匯區。1996年👳🏻,徐匯區成立淩雲路街道,我校又改長橋街道為淩雲路街道所轄。
我校地域所屬行政區劃變化,也是學校發展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殊不知🫃🏻,它關乎著我校成千上萬師生員工的切身利益:吃、住、行🏙、學🤵♂️、醫等等,特別是戶籍管理㊗️🫸🏻、安全保衛🧑🏽✈️、公民選舉等大事👥,無不與之相關。當年,各種購物票證發放、甚至供電🤽♀️、供水、供煤氣、道路🧚🏼、交通🍃、通訊(安裝電話)、征地等,都曾得到過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