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1:1950年代我校學生在做汽輪發電機診斷實驗。畫面中的女同學在謹慎操作蒸汽流量控製閥門🧏🏼,男同學用一根類似醫生用的聽診器的管子在側耳細聽發電機的運轉情況🕵🏽♂️,其他同學也都全神貫註。現在早已被計算機自動檢測與控製技術替代的這些古老操作🫶🏽,在當時那個行業是極其管用的,也是作為該專業大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圖片2👩💼:1970年代我校學生在機械製圖專用教室內切磋製圖技藝。手工畫製工程圖紙的年代已一去不復返,Auto CAD軟件不僅能勝任各種圖紙的繪製和輸出,而且可以放大和縮小、反轉和旋轉🫶🏿、平面和立體展示圖樣。想當初,學生要掌握精確畫製零件圖、裝配圖和流程圖等技術,可不是件容易、輕松的事👮🏼♀️。
圖片3🌝:後勤食堂老師傅在修理絞肉機。大鍋竈👐🏿、搪瓷碗、園木砧是食堂必備的物件👩🏿⚕️,長柄手搖絞肉機算是現代化的設備了。食堂師傅們雖年紀大,但幹活絲毫不馬虎,帽子、圍裙、袖套是搞好食堂衛生工作所必須的。如今後勤食堂的設施條件已有很大改進🏄🏽♂️。